「但我想就是因為毫無意義,因此活著的這瞬間才會如此光輝寶貴,因為那是在當下只屬於那個人的東西。」
《漂流少年》故事講述八月的某天,一群國中生從原來熟悉的校園「漂流」到了異次元,在這個似乎沒有出口的世界中,一部分的學生獲得了超能力並且肆意的使用這股力量,有些學生則企圖在這個世界建立新的秩序並生活下去,有一部分的學生仍然拼命尋找回家的道路;這是個藉著各個不同角色之間摩擦產生的火花交,織成的青春群像劇。
今天有暴雷的地方,都會加以反白,請安心食用
正如上面的劇情簡介所述,《漂流少年》是一部講述青春期少年少女的故事,而我也必須老實承認,導演的敘事手法有些難懂(我看完兩遍之後,還是有一堆沒看懂的地方(⁰▿⁰)),這也讓這部作品注定只能成為小眾的藝術動畫作品,然而這也是今年我看過最喜歡的作品之一,優秀的視覺語言,以及對於青少年們心理狀態的掌握,讓人雖然看得滿頭問號,但還是很期待下一集的發展。
嗯,我們先從比較能夠理解的地方開始好了。《漂流少年》從取名以及故事設定上可以感受到導演受到了《漂流教室》的影響(但《漂流少年》並不是恐怖故事),這部作品在製作上充滿了實驗性,並且以各種特殊的演出方式,打破了一般普通的觀影體驗,另外這部的美術跟色彩都很棒!來放幾張圖吧:
(嗯???)
特別的是色彩上,經常性的使用高彩度的色彩(特別是那藍的刺眼的天空)與低彩度色彩(比方說人物蒼白的上色)的對比,而這樣的對比給人一種很特別的懷舊感。
《漂流少年》對於處於青春期男孩女孩們那種轉變期面對的困惑、迷惘或是尷尬感描寫得絲絲入扣。不論是長良的畏畏縮縮、明明在乎卻要裝作不在乎而冷淡的樣子,或是朝風這樣標準的叛逆的青少年,其實沒有自信,卻想要其他人的關注,所以把自己偽裝起來、說著口是心非的言語;更甚著這部作品裡出現的大量的普通人,那些只想追隨人群意見,不想把自己推到最前線,人云亦云的大多數學生;但這之中也有像希這樣令人喜愛的角色,永遠都在反抗規則,即使知道結局,仍然期待著一個有著不同可能性的世界(個人很喜歡中間,希知道了自己在現實中將會死去,而產生動搖的劇情,這使的這個角色更加貼近我們,這也讓那之後,仍然追求著希望的她,更加地令人喜愛。)
雖然敘述這段青春轉變期的作品從來就不少,但是《漂流少年》在原來難懂的故事之中,放入了這樣的青春群像劇,讓曾經經歷過這段時期的觀眾產生一定的連結,甚至是感同身受,個人認為這是個很有趣的策略,明明台詞超級難懂,但是每次描寫主角們的心境的時候,卻能產生各種共鳴感,真的是很有意思(❁´ω`❁)
再來是關於劇情的部分,以下是全暴雷
首先大家的超能力或多或少跟自身的個性或是特徵都有些關聯;再來《漂流少年》的世界是一個有著平行世界的存在的設定;至於造成漂流的主因是瑞穗與她的貓咪,因為她的貓咪們不希望瑞穗受到傷害(面對外婆或是貓咪的過世),於是貓咪們造成了這場漂流(我其實在想,該不會大家其實都是貓咪做的複製品吧),而只有不在耽溺於「當下」的人們,才能夠有所成長,並且得到離開此處的機會;而故事的最後受到希啟發的長良與瑞穗,心靈獲得了成長,並且來到了「希所期望的世界」,雖然並非他們原來的世界,最終已經成長的兩人在這裡過著普通日常生活,並且共享著漂流時的記憶,而希也以她所期望的形式活在這個世界。
以上是個人目前了解的劇情,如果有未來哪天我再看一次,說不定又會有新的想法了
然後是對於結局的看法,個人非常的喜歡這個結局,我認為這是個非常有「青春」這個概念的結局,最終希還是跟朝風交往這點所帶來的失落感,正是青春的醍醐味,雖然最終故事並非以觀眾所期待的美好結局收場,但是我相信已經成長的長良,最終仍然會和希成為好友。這個結局也讓我想起個人很喜歡的日本作家恩田路的《沉向麥海的果實》,這部作品的最前面有一首詩:
當我還是少女時,
我們是浮在灰色之海的果實。
當我還是少年時,
我們無聲的飄浮在彷彿中場休息的昏暗波浪間。
來到敞開的窗前,便能看到我們登上架在雲與地平線之間的梯子,
我們那沉溺於麥海的靈魂。
由海上歸來的船夫,
在陸上,再次沉入時間的花瓣。
由海上歸來的船夫,
在空間,再次灑下時間的花瓣。
《漂流少年》與《沉向麥海的果實》從很多地方看起來都非常相似,而這首詩基本上也呈現了青春期那樣不穩定的狀態。
最後是聲優的部分,我只能說津叔(津田健次郎)真的很強!津叔的聲音本來就很低沉,因此演出了各式各樣的大叔型角色,所以最初發現他要演國中生就是個:「嗯嗯?!有沒有搞錯」的感覺,但是在他的演出下,他聲音中那種大叔的成熟感完全消失,只剩下「山彥是個有點膽怯、內斂的年輕孩子」的印象,聲優真的都好強喔(ノ>ω<)ノ
後記
啊~老實說我當初有點糾結要不要寫這部作品
雖然這部真的很棒,但是實在很難用文字描述到底好看在哪
但看了第二次之後,就覺得還是可以來寫看看
今年又要拉下帷幕啦!下一次就會是慣例的2021年度回顧!